T
技术支持
echnical support

联系电话

17710201687

麻醉方法

    一、常用麻醉方法

    (一)全身麻醉

    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、肌内注射时,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,呈现意识消、疼痛消失、肌肉松弛和反射抑制等现象,这种方法称全身麻醉。其特点为抑制深浅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有关,当麻醉药从体内排出或在体内代谢破坏后,动物逐渐清醒,不留后遗症。

    1、吸入麻醉法  麻醉药以蒸汽或气体状态经呼吸道进入而产生麻醉者,称吸入麻醉,常用异氟烷做麻醉药。吸入法对多数动物有良好的麻醉效果。其特点是易于调节麻醉深度和较快的终止麻醉。

    2、注射麻醉法  包括肌肉给药、腹腔给药和静脉给药。非挥发性和中药麻醉剂均可用作腹腔和静脉注射麻醉。操作简便,是动物实验室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。腹腔给药麻醉多用于大鼠、小鼠和豚鼠,较大的动物如兔、狗等则多用静脉给药进行麻醉。常用的麻醉药有戊巴比妥钠、硫喷妥钠、氨基甲酸乙酯等。在麻醉兴奋期出现实时,动物挣扎不安,为防止注射针滑脱,常用吸入麻醉法进行诱导,待动物安静后再进行腹腔或静脉穿刺给药麻醉。在注射麻醉药物时,先用麻醉药总量的2/3,密切观察动物生命体征的变化,如已达到所需麻醉的程度。余下的麻醉药则不用,,避免麻醉过深抑制延髓呼吸中枢,导致动物死亡,所以在注射麻醉时,一定控制药物的浓度和注射量。

    (二)局部麻醉

    用局部麻醉药阻滞周围神经末梢或神经干、神经节、神经从的冲动传导,产生局部性麻醉区,称为局部麻醉。其特点是动物保持清醒,对重要器官功能干扰轻微,麻醉并发症少,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麻醉方法。适用于大中型动物的各种短时间实验。局部麻醉操作方法很多,可分为表面麻醉、局部浸润麻醉、区域阻滞麻醉以及神经干(丛)阻滞麻醉。

    1、表面麻醉  利用局部麻醉药的组织穿透作用,通过黏膜阻滞表面神经末梢,称为表面麻醉。在口腔及鼻腔黏膜、眼结膜、尿道等部位手术时,常把麻醉药涂敷、滴入、喷入表面,或尿道灌注给药,使之麻醉。

    2、区域阻滞麻醉   在手术区四周和底部注射麻醉药阻断疼痛的向心传导,称为区域阻断麻醉。常用药为普鲁卡因。

    3、神经干(丛)阻滞麻醉  在神经干(丛)的周围注射麻醉药,阻滞其传导。使其所支配的区域无疼痛,称神经干(丛)阻滞麻醉。常用药为利多卡因。

    4、局部浸润麻醉  沿手术切口逐层注射麻醉药,靠药夜的张力弥散,浸入组织,麻醉感觉神经末梢,称局部浸润麻醉,常用药为普鲁卡因。在实行局部浸润麻醉时,先固定好动物,用0.5%~1%的盐酸普鲁卡因皮内注射,使局部皮肤表面呈现桔皮样隆起,称为皮丘,然后从皮丘进针,向皮下分层注射,在扩大浸润范围时,针尖儿应从浸润过的部位刺入,直至要求麻醉区域的皮肤都浸润为止。每次注射时必须先抽注射器,以免将麻醉药注入血管内引起中毒反应。

    二、麻醉和镇痛的区别

    麻烦(anesthesia)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动物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,以达到无痛目的进行手术治疗。传统麻醉概念是可逆性意识消失,现代麻醉概念已经细化,目前区分出了镇静、催眠、阵痛、肌松、抑制有害刺激反应等多种成分。麻醉的目的是消除实验过程中动物的疼痛和紧张感觉,使动物保持安静,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。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,确保实验顺利进行。

    镇痛(acesodyne) 可缓解或消除疼痛,是麻醉的组成部分,属机体对伤害性刺激反应的组成部分,是麻醉必须的辅助措施。阵痛时动物大多处于有意识状态。镇痛主要通过三种途径:改善痛源,改变中枢的痛感受和阻断痛觉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传递。

     

    摘自《实验动物学》第二版,秦川主编,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



首页

技术服务

产品与销售

技术支持

人力资源

新闻动态

关于我们

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 © 北京康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    地址: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五街38号院3号楼12层1211B 电话:17710201687
京公网安备110105013330 京ICP备09059146号-1
药物安全性评价|药效学|动物模型-北京康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药物临床前评价(药效学和安全评价)的服务,于2007年3月通过了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SFDA)的GLP认证和国际AAALAC认证。 Keywords: 药物安全性评价 药效学 动物模型